散戶逢低買入氣勢如虹,專家:股市反向指標浮現

新聞媒體 2025-10-21
散戶逢低買入氣勢如虹,專家:股市反向指標浮現

最近股市漲多跌少,許多投資人手捧現金等待買入機會,卻只等到愈來愈高的股價,日前當川普與中國貿易紛爭再起時,美股大跌,散戶終於找到機會瘋狂買入。財經專家警告,當投資者相信價格只會上漲時,牛市通常會結束。

10 日道瓊工業指數下跌近 900 點,是一段時間以來美股跌最深的時候,當時美國股市散戶投資者在股市下跌時蜂擁買入,氣勢達到近五年來的最高水平,財經專家直言,這是一個不好的跡象。

那一天 Robinhood Markets 線上交易應用程式吸引大量散戶投資者。平均而言,Robinhood 投資者在某一天買入最多的股票,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會落後於市場 5%

市場逢低買入的意願是一個反向指標,根據反向理論,市場頂部通常出現在投資者將逢低視為買入機會的時候。市場底部的情況則恰恰相反,投資者拒絕相信任何反彈都是可持續的,他們將市場上漲視為賣出的機會。

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Robert Shiller 收集的數據,證實這個反向觀點。自 2001 年以來,他一直在計算「逢低買入信心指數」,該指數衡量的是相信股市在大幅下跌後第二天會上漲的散戶投資者比例,他發現,過去 20 年,標普 500 指數在逢低買入指數最低時,幾個月後股市表現遠優於逢低買入信心指數最高的股票。再次印證巴菲特的名言,當別人貪婪時,我們才應該恐懼。

現在不只散戶在追股,專業投資機構也出現 FOMO 的症候。美國銀行證券全球基金經理人最新調查,訪問全球 166 位管理 4,000 億美元投資的基金經理人,接受調查的投資者中,淨比例高達 60% 的人認為全球股市估值過高,「淨」數字代表人數比例更多,因為 60% 是持這種觀點的總百分比減去不同意的百分比。

極度牛市與熊市都在恐懼中滋生

Robert Shiller 於 2000 3 月市場達到頂峰時發表著名的席勒本益比,預測網路泡沫將在「非理性繁榮」中破裂,果然標準普爾 500 2000 3 月至 2002 10 月期間暴跌 49%2005 年出版的第二版書中,又正確警告房地產繁榮可能會崩潰。這次,席勒本益比在九月底,突破網路泡沫時期的最高點。

然而,基金經理人的投資組合中也高度「增持」股票,基金經理人表示,他們更傾向於投資波動性較大的股票,例如新興市場和銀行股,顯示他們承擔風險的意願。既然都覺得估值過高,為什麼還要繼續買,就是典型的害怕錯過心裡。而且最近每次多頭逢低買入,都會獲得更高的回報,這種成功則滋生繼續買進的信心。

專家分析,沒有哪個基金經理人願意因為太早放棄而冒著丟掉工作的風險。但牛市在狂熱中達到頂峰,或許所有的多頭市場和熊市,都是在極度恐懼中達到頂峰的。華爾街有句老話,當最後一隻熊轉為牛時,泡沫就會達到頂峰。

(首圖來源:Unsplash)

文章看完覺得有幫助,何不給我們一個鼓勵

請我們喝杯咖啡 icon-coffee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 取消 確認

從這裡可透過《Google 新聞》追蹤 TechNews

Google News

關注我們

NOTICE US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