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經院今天公布 8 月三大產業營業氣候測驗點,製造業連兩個月走揚。台經院分析,今年以來,影響製造業的關稅、匯率以及中國產能過剩三大變數衝擊減退,廠商展望未再下滑,加上人工智慧(AI)需求續熱,可望帶動今年經濟成長率挑戰 5%。
台經院今天舉行景氣動向調查記者會,公布產業測驗點調查結果。8月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88.88點,月增1.79點,連兩月上揚。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指出,上半年美國關稅、新台幣匯率升值,以及中國產能過剩(內捲)三大因素,衝擊製造業表現,但美國關稅政策逐漸明朗,新台幣走貶,以及中國推出政策解決產能過剩問題,製造業廠商近幾個月對景氣看法轉好。
台經院院長張建一表示,主計總處、中央銀行最新經濟預測,對今年經濟成長率看法都在4%以上,主因是AI需求比預期樂觀,接下來的普發現金新台幣1萬元,也可挹注內需,對經濟成長率貢獻落在0.4~0.45個百分點,「今年經濟成長率4.5%沒問題,有機會挑戰5%」。
近期台股強勢攻高,闖過2萬6,000點大關,張建一直言,主要是AI相關類股帶動,特別是台積電;雖然美國先前釋出消息,未來將與台灣達成重大協定,內容如何還不知道,如果關稅發展往正面方向走,廠商對於景氣未來看法、投資布局會比較明確。
不過張建一提醒,產業表現依舊分歧,AI相關出口續強,傳產相對疲弱。孫明德也說,今年台灣出口一支獨秀,台美貿易順差持續擴大,美國是台灣最主要出口市場,但這也成為與美談判的風險。
媒體詢問,美國總統川普再發動232調查,瞄準機器人、工業機械和醫療用品,是否衝擊台灣,孫明德說明,美國在機器人使用程度並不高,論機器人最大生產國,是日本,使用機器人大國則是亞洲國家,如中國、韓國,假設川普對機器人課高關稅,日本首當其衝,但對台灣影響有限。
孫明德提醒,即使如此,川普作風反覆,歐洲已有報告指出,川普承諾不具有可信度,隨時要有對方翻桌、翻臉的準備,綜觀各國對美策略,中國一路拿稀土對抗,歐洲則是以拖待變,另外,日本與歐洲結盟,韓國大舉進軍印度投資,期望靠盟友化解壓力,台灣雖沒有報復美國的本錢,但必須找好Plan B,不然會被美國牽著鼻子走。
台經院今天同步公布8月服務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88.64點,月增1.01點;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97.41點,上升2.66點。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表示,觀察房市狀態,未來半年沒有明顯好轉態勢,將延續量縮價緩跌格局。
(作者:潘姿羽;首圖來源:Freepik)
文章看完覺得有幫助,何不給我們一個鼓勵
請我們喝杯咖啡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元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 取消 確認從這裡可透過《Google 新聞》追蹤 Tech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