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使人民幣匯率波濤再起,也衝擊各國銀的大陸分行獲利。根據大型行庫內部統計,人民幣今年首季貶值約1.5%,已衝擊大陸分行獲利減少三至五成,多家行庫的大陸分行因為人民幣貶值所需認列的匯損,普遍已超過200萬美元。

各大行庫在財務投資上,都必須認列「評價損益」,而除了投資面,海外分行的經營也是如此。大型行庫高層指出,前幾年人民幣匯利雙高的情況下,大部分國銀經營大陸分行或子行的策略,都是儘可能將美元換成人民幣,但如今「風水輪流轉」,資本金屬人民幣的部位,今年首季因為新冠疫情的衝擊,必須認列匯損。

大陸規定銀行資本額至少必須3億人民幣,目前各大行庫在大陸分行的資本額,每家分行約介於6~10億人民幣。

除此之外,銀監會也有規定,外匯業務所需的資金準備,每家不得低於等值2億人民幣的外幣,不過各大行庫都儘可能的把分行資本金換成人民幣,使得人民幣對美元的比例,絕大多數都在7比3或6比4,最高甚至8比2;子行的話,資本金則可全用人民幣,例如,彰銀南京子行的資本金,則全數為25億人民幣。

以各大行庫的大陸分行資本額來看,現在各行庫旗下都有三至四家大陸分行、支行據點,每家這些大陸據點的資本額,合計大致在16~30億人民幣間,其中資本金為人民幣的部分,全體行庫合計共146億人民幣的資本金部位,一旦人民幣貶值,就必須提列匯損。

公股金融圈人士分析,去年下半年人民幣從6.9人民幣貶至7.2人民幣,是最「兇險」的一波,去年行庫在大陸分行的獲利,有大半是被匯損「吃掉」,去年底好不容易人民幣匯率回穩,但今年又因新冠肺炎疫情延燒使人民幣再貶值,各大行庫的大陸分行由於其資本金,必須計提貶值對於資本金的兌換利益的影響,因而導致獲利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