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加內捲,中國廣東澄海玩具業前景愈趨不明

新聞媒體 2025-04-22
關稅戰加內捲,中國廣東澄海玩具業前景愈趨不明

美中關稅戰和內捲(行業競爭)衝擊下,中國廣東省澄海區玩具業前景愈趨不明朗。澄海是中國玩具業重鎮,產量占全中國一半。

《明報》今日報導,澄海稱為「中國玩具禮品之都」,但多名中小企業老闆近日紛紛訴苦,近年全球消費疲弱,導致中國相關行業內捲極其嚴重,又碰上關稅戰,市場前景更不明朗。

受訪劉姓老闆說,美中貿易戰後,他積極開拓中國內銷市場,目前外銷占比降至四成,主要銷至歐洲,包括小量銷往俄羅斯、波蘭。

為協助企業擺脫關稅戰影響,中國政府推出「外貿轉內銷」扶持政策,以協助業者守住就業基本盤,但對澄海玩具業而言,這政策不見得有效。報導引述劉先生說法,驟然把外貿產品轉向內銷,對消費類產品非常困難,關鍵是現在中國市場喜好與國外差異很大,如顏色與款式等。

他說:「以前國內比較落後,大家審美觀跟隨外國,市場一體,基本上外國什麼好賣,國內也會受歡迎。」但現在文化自信等因素帶動,中國人有自身審美特色,「你看現在興起的國潮(產品),外國未必能賣,反過來也是一樣道理。」

報導引述澄海玩具電商陳先生說法,中國內捲愈來愈嚴重,COVID-19疫情期間,他從內銷電商轉做外銷電商,廣州經營三個歐美市場電商網站,包括銷售青少年玩具。

陳先生說,美國小包裹徵稅政策推出後,網站訂單量立即下跌30%。外貿轉內銷非常困難,如外貿衣服款式、體型不太適合中國人,特別是大尺碼時裝更難轉內銷。一些廠商專門做訂製產品,如有服裝廠長期做供應美國體育賽事的周邊產品,中國找不到客戶。

但報導說也有廠商不太擔心前景,如生產絨毛玩具的中小型工廠老闆謝先生受訪說,關稅戰對生意是有影響,工廠訂單目前不到三成來自美國,有貿易商提出降價要求。但他暫時沒考慮轉內銷,理由同樣是中國市場飽和,內捲太嚴重。不過他認為可開拓其他市場,現在玩具產品很多銷往東南亞。

另有當地廠商表示,中國經濟也不好,消費降級,如果外貿商加入內銷市場,一定加劇行業內捲。

報導引述汕頭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汕頭市外貿(八成來自民企)出口466.3億人民幣,主要市場是東協(19.7%)、美國(15.9%)、歐盟(14.7%)和香港(8.4%),玩具出口為121億元,占26%。

澄海是中國玩具產業配套最完善、規模最大、市占率最高的生產和貿易基地,產出全中國近50%塑膠玩具產品,涵蓋嬰童用品、積木、遙控等種類。2024年澄海地區生產總值(GDP)為605.82億人民幣,規模以上玩具創意產業產值超過140億人民幣。

(作者:張謙;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文章看完覺得有幫助,何不給我們一個鼓勵

請我們喝杯咖啡 icon-coffee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 取消 確認

從這裡可透過《Google 新聞》追蹤 TechNews

Google News

關注我們

NOTICE US

Submit